固阳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秦风魏韵凝人心、多彩固阳同筑梦”为主题,探索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
强化政治引领
构建全域创建新格局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
01
健全组织体系
创新建立“一线四纵三横”工作机制(“一线”即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等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四纵”即“共有精神家园”联建、“产业发展”联动、“三交平台”联创、“社会治理”联防;“三横”即“跨区域联盟”“全县各部门单位联盟”“各镇联盟”),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2023年获评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02
夯实基层基础
在全县6个社区、73个行政村配备了79名民族工作助理员,构建县、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创建工作体系。
03
强化督导考核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政治巡察和领导班子评价体系,实行“月调度、季督导、年考评”机制,近三年来共开展专项督查12次,整改问题68项,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深化文化浸润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充分挖掘秦长城文化、西口文化中的民族团结基因,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01
建强研究体系
成立包头市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结合地域特色设置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报告。举办三届长城文化讲坛,形成了《固阳县秦汉长城与北魏怀朔镇学术研讨会成果集》《长城文化(包头)研学讲坛论文集》等研究成果。
02
创新传播载体
打造“秦风魏韵”文化品牌,举办22届秦长城文化旅游艺术节,相继开展美食文化节、后备箱集市、非遗展、新能源汽车展、房源推荐会、人才招聘会以及“寻找中国好物发现之旅·走进包头固阳”等多场精彩纷呈的分项活动。建成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万人次。
03
推进教育全覆盖
今年以来,开展“小小石榴籽在行动”主题班会30余场。全县13所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率100%,发挥8所“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跨区域接待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团队1000余人。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各族人民共享。
01
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将全县57种农畜产品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吸引27家黄芪深加工企业集聚,构建起从育苗、种植到加工、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开发出药品、食品、化妆品等7大类、266种产品。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县黄芪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大关。
02
改善民生福祉
“十四五”期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2021万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特色产业、公益设施项目,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依规认定民贸企业23家,“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政策贴息293万余元。
03
筑牢生态屏障
总投资1.14亿元实施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总面积14.2万亩,森林、草原、湿地面积达到50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2%。持续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全国第一县成果,打造11个自治区绿化美化示范村,获评自治区园林县城,金山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实现绿电直供,入选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完成自治区首单“林草数字碳票”交易,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
促进全方位嵌入
拓展三交实践路径
创新实施“三项计划·固阳实践”,推动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
01
构建互嵌式社区
今年以来,7.9万人实现市民化转变,吸引外地产业工人7123人就业,6.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完成14个小区温暖工程巩固提升项目,为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6.54万元,依托“红石榴”拉话话志愿服务队,动员志愿服务力量暖心护航,切实解决农村留守人群在生产劳作与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依托固阳县驻包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固里同心”志愿服务项目,服务6.5万在外群众,累计办理业务24万余件。
02
深化交流合作
与包头主城区建立“跨区域联盟”机制,各流动党支部与昆区等流入地各社区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八进+N”创建活动近百场,形成组织共建、活动共办、服务共享的流动人员教育管理新格局。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小组活动特色活动、参与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科技夏令营、“小鹿回家”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研学、“石榴花开”合唱团表演等活动20余场次,组织志愿者开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03
创新文旅融合
以“山河共舞·古今芪鸣”为主题开展第二十二届秦长城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18场,各类品牌文化活动39场次,围绕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等主题公益演出30场。
提升治理效能
筑牢北疆安全屏障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01
强化法治保障
发挥民族工作助理员及社区网格员作用,推进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红色议事厅”“庄庄调解室”等议事平台,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和水平。
科教社区“庄庄调解室”,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小区业主委员会、共建单位等协商议事,解决各类矛盾
02
创新智慧治理
利用“送法进镇村”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优化公证程序相关服务,成立公调、诉调对接中心后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件,被命名为自治区信访工作示范县。
03
筑牢安全防线
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常态化开展“三下乡”活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积极传播正能量。
籽籽同心,秦风永续。固阳县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秦长城脚下绚丽绽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固阳力量。

首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