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东河区:“一圈四园三基地” 架起百姓幸福桥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6日 编辑:包头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查看次数: 【字体:

东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精心谋划、高位推动,全力构建 “一圈四园三基地” 建设格局,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圈,广泛凝聚同心力量。围绕“石榴花开·锦绣东河”创建主题,持续深入开展“八进+N”创建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主责主业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阵地建设、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中,打造53个创建示范点、35个亮点示范点、8个民族团结亮点品牌、7条特色线路,形成了融合化创建、实践化创建、精准化创建的模式。

建设红石榴家园、农企和美家园、同心家园、互嵌式家园,深化互嵌式发展环境。一是打造15个红石榴家园、3个“红石榴文化大院”、7个“红石榴创业就业培训室”,组建17支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推出老年大学、百姓网络电视台、日间照料中心等品牌项目,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形式和内容,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二是加大农企和美家园建设,全力打造“醉美阿都赖”和“天禾稻渔空间”等品牌,开通集非遗文化、农业观光、乡村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农旅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实现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王大汉村、阿都赖村分别获得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荣誉称号,什大股村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东河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的旗县区。三是建设同心家园,在杨圪塄街道打造民主党派之家,推进“统战+社区”结对共建,形成“小阵地、大统战”崭新局面。在财神庙街道、回民街道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电商主播、网络名人开展旅游宣传、直播带货等活动,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四是建设“互嵌式家园”,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47个“温暖工程”,惠及各族群众14600余户。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德州市德城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合作等,加大跨区域合作交流、结对共创,实现“互学共进、共融共荣”

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非遗文化传承发扬基地、各族青少年研学基地,让“北疆文化”润物无声润泽人心。一是发挥好王若飞纪念馆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年累计接待全市党组织1000余个、各地游客10余万人次。二是发挥非遗文化传承发扬基地作用,打造包头金街非遗特色街区以及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挖掘老包头在“走西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生动讲好历史建筑背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将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到街区规划运营的每个环节、每处细节,打造全市文旅消费新场景。三是强化各族青少年研学基地效能,发挥内蒙古南海湿地自然教育营地、天禾生态农业以及包头召革命纪念馆、中共包头市委旧址等全市“大思政”基地作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120余场、非遗成果展示活动30余场次,完成非遗进校园900课时,打造中小学实践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合力矩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各族青少年心中。


上一篇: 包头市高质量打造“ 石榴花开 ”主题园 打造铸牢主线教育实践新地标

下一篇: 守望相助 携手共进 2024年“两地三方”民族团结座谈会召开